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TIME:9:00-18:00

189-1696-2723

乐鱼体育在线官网介绍 乐鱼体育在线官网下载安装
气体输送系统

从“手镐刨煤”到“智能采煤”

来源:乐鱼体育在线官网    发布时间:2025-08-17 14:28:07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回望那段山河破...
分享到:

咨询电话:189-1696-2723

产品详情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回望那段山河破碎的岁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曾无情蹂躏淮河两岸,他们疯狂掠夺矿产资源,对矿工施以残酷迫害,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血泪与屈辱。

  淮河奔涌不息,历史的回响从未消散。从今日起,我们特推出“铭记历史・忆苦思甜”系列报道,将循着泛黄的史料卷帙,触摸那些被硝烟浸染的往昔;在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图景中,感受传承自抗战精神的澎湃力量。风雨兼程八十载,初心如磐向未来。我们铭记过去的苦难,方能更懂今日幸福的厚重,更好凝聚起建设淮河能源美好家园的磅礴动力。

  不屈不挠的淮南煤矿人,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中走来,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从解放后的全国五大煤矿之一,到如今华东和长三角区域重要的能源保供基地,新时代淮河能源煤矿工人,传承昔日用手镐刨煤先辈们忠诚敬业、坚忍不拔的精神,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要求,牢固树立“数智+”思维,按照“一二三四五和六,巩固提升做一流”总体方针,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煤矿信息化、智能化之路。

  “淮南煤矿矿区甚广,储量亦极丰富,煤质颇佳,可供炼焦等用……”这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情报机构“末次研究所”收集的淮南煤矿情报资料。由此可见,早在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前,就已对淮南煤炭资源觊觎窥探。

  1938年6月4日,日军侵占淮南矿区,开始对淮南煤矿资源实行掠夺性开采,历时达7年之久。为了加紧掠夺淮南煤矿资源服务于扩大侵略战争,日本侵略者制定了所谓的《增产五年计划》,妄想将淮南煤炭产量从1938年的21.5万吨增加至1946年的235.2万吨。

  为达目的,日本侵略者既不投入机器设备,也不提升采煤工艺,而是野蛮地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力,制定了惨无人道的“以人换煤”政策,以满足对淮南煤矿资源大规模掠夺式开采。

  “1942年,我14岁就跟着两个哥哥来到大通矿干工,受尽了日本人的欺辱。我们每天从事着高强度的采煤劳动,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集团公司离休干部褚辉是日军推行“以人换煤”罪恶政策受害者和见证人。“矿工们夜以继日地在低矮的硐子里用手镐刨煤、抬筐运煤,直不起腰,抬不起头。”

  据《淮南煤矿史》记载,当时的淮南煤矿采用投入少、出煤快的落垛式采煤工艺,日军大肆对淮南煤矿乱采乱掘,回采率不足40%,造成煤炭资源大量浪费。从1941年到1944年,日伪共抓捕、诱骗到淮南煤矿的劳工达7万人之多。而到1944年,淮南煤矿在日军残酷统治下,年产量仅仅88万吨,甚至都没有恢复到1937年被占领前的104万吨。日本侵略者掠夺性开采并没有实现生产力进步,但却给淮南煤矿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奴役与压迫只能带来苦难与反抗,劳动者的解放必将带来生产力的飞跃。

  1945年8月15日,淮南煤矿工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夺取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并在中国的领导下,开始了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斗争,于1949年1月18日,迎来了淮南煤矿和平解放。从此矿工成为矿山的主人,翻身做主的淮南煤矿工人肩负党和国家的重托,积极投身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去。

  1959年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2008年原煤产量攀升至6000万吨,再到如今亿吨级煤炭基地实至名归,从手刨肩扛到机械化再到智能化,淮南煤矿生产力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淮浙煤电公司顾北矿调度室,井下采煤工作面在大屏清晰显示。随着调度发出指令,操作人员轻点总控台按钮,通过监控屏幕显示,破碎机、转载机、采煤机等设备有序启动,一台台支架按照程序自动完成推溜、降架、拉架……煤炭被快速截割,汇入煤流,奔向地面,“乌金”井下滚滚来。现如今,坐在控制台前,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一键采煤”。

  “智能化采煤真给力!”顾北矿综采二队党支部书记刘灵生赞不绝口,智能化让采煤队用工减少到96人,平均年累计回采390万吨。刘灵生的感慨,印证了集团公司近年来按照“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减人提效、有利于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原则,快速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取得的成效。

  目前,集团公司依托数智赋能,已建成顾桥矿、色连二矿2对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和8对省级智能化示范煤矿。朱集东矿1171(1)智能化薄煤层工作面荣获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薄煤层智能综采赛道类“特等级”奖,标志着企业在薄煤层特殊地质条件下智能化开采技术走在了行业前列。

  同时,集团公司在全行业率先使用TBM盾构机掘进、实现系列化岩巷掘进,国内首推“八位一体”智能化钻机作业群,用创新技术与先进装备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在大力推动采掘智能化,实现“减人、提效、增安”上迈出坚实步伐。

  “矿工在低矮的硐子里抬筐运煤,人力推车与骡马拉车同在一条运输道上,很多推车工有的被骡马踏断腰腿,有的被矿车活活轧死……”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内一组泥塑真实还原了日军侵占淮南煤矿时期,井下原始、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

  “这一切场景都是按照老工人讲述的过去真实情况制作的。”泥塑制作人之一、原大通煤矿退休职工李全国回忆起1971年泥塑创作时的情景。

  据《沦陷时期的九龙岗东矿》史料中描述:主巷运输都是人力手推车,工作面运输是人力抬筐,地面运输也是人力车,装卸是人力抬搬。在安全设施上,日本侵略者是“挂羊头卖狗肉”,有其名,无其实……工人劳动时裸体操作,劳动强度大,设备条件差,生命毫无保障。

  日本侵略者在生产中更愿意压榨盘剥廉价人工劳动力,不愿意投入资金来改善生产劳动条件,这无疑是煤矿安全生产上的巨大灾难。据淮南市档案馆《淮南煤矿工作概况》资料记录,当时矿工伤亡率极高,基本上出一万吨煤,就有18人伤亡。

  “日军侵占期间,井下恶劣的生产作业条件让人万分悲愤,现如今井下繁重的工作正逐步被单轨吊、小挖机等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代替,生产条件和劳动效率与旧社会相比有了巨大变化。作为新时代的矿工,感受是翻天覆地的!”参观万人坑教育馆后,张集矿运输二区单轨吊司机廖光淯在留言册上这样写道。

  “少人则安,无人则安。”近年来,集团公司充分的发挥“四个替代”效应,按照“三个有利于”原则,聚焦“七化”重点,煤矿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矿井装备向信息化、智能化迭代升级。在廖光淯工作的张集矿已实现单轨吊智慧化升级,通过集成WiFi6、精确定位、激光雷达、车载融合算法等技术,千米井下斜巷运输已进入无人驾驶时代。如今,本土矿井装备的270余台单轨吊正在井下高效运行,在实现辅助运输连续化、少人化,保障运输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军侵占时期,矿工们在井下依赖的工具只有生锈的手镐和身边的骡马。现如今,慢慢的变多的矿工有了“新工友”——机器人。“机头900托辊温度过高,请安排人员前往现场查看……”日前,西部煤电集团唐家会矿在上仓主运皮带巷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发出警报后,矿机运队迅速赶往现场展开维修,很快解决了故障。

  “胶带机巷巡检机器人可对视频、气体、温度、热成像等多种数据来进行采集,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将职工从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唐家会矿机运队副队长贾文银对“新工友”非常满意。

  随着智慧矿山建设持续深入推动,一批功能各异的工业机器人在井下陆续“上岗”。目前,集团公司在用各类机器人70余台,主要使用在于胶带机、泵房、变电所等场所智能巡检、物料辅助运输以及智能安防等井下场景,少数矿井还试用了管路安拆、打钻、喷浆机器人等。这帮“新工友”在井下部分巡检、操作等岗位上成为矿工的“好帮手”,既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又有力推动矿井安全生产和劳动效率提升。

  得益于近年来集团公司积极打造智能化应用场景,更多一线生产单位正逐步实现“工位替代岗位”。如今,矿井“十大系统”均已实现远程集中控制,固定场所的机电设施已实现无人化。工位替代岗位,现场无人值守的智慧化场景正在更多基层一线单位遍地开花,在助推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目标的过程中,显著改善一线生产作业条件,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驶入智能化“快车道”注入强劲动力。

  回首淮南煤矿的历史,每一块煤炭都有不屈的抵抗,每一滴汗水都因自强而滚烫。从“手镐刨煤”到“智能采煤”,历经岁月沧桑,我们缅怀先烈,心向民族复兴的远方。让我们心怀“沧桑百年,只争朝夕”企业精神,用数智赋能的力量持续深耕矿区每一寸土壤,让安全高效的滚滚“乌金”,为实现“强国之梦,淮河之能”企业愿景迸发出更强大的能量。

    乐鱼体育在线官网联系我们
乐鱼体育在线官网
扫一扫关注微信号
快来关注我们吧

Copyright(C)2020 乐鱼体育在线官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线电话:189-1696-2723     客服邮箱:sales@clirik.com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福庆路19号    工信部备案: 沪ICP备09056488号-1     技术支持:乐鱼体育在线官网介绍

  • 首页
  • 电话